![]() |
|
![]()
|
|||
2025年4月22日,第56个世界地球日如期而至,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,由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办,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、温江区城乡环境治理专项工作组承办,寿安镇人民政府协办的“分类绿色低碳,共建地球家园——乡村‘厨余变沃土’堆肥培训活动”成功举办。50余名“环保小卫士”通过知识学习、实践操作与趣味互动,开启了一场生态文明教育的沉浸式体验。
科学课堂:解码厨余的“重生之旅”
活动以沉浸式环保课堂拉开序幕。专业讲师通过动态课件与微生物科普动画,生动解析厨余垃圾对土壤、水体的污染路径,并以“小工匠”比喻微生物分解过程,揭开堆肥变沃土的科学原理。家庭版酵素堆肥操作指南的演示,更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复制的实用技能。
实践赋能:小手“酵”出大能量
实践区内,孩子们化身“生态工程师”,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堆肥实操:精准称量橘皮碎块,按比例添加红糖与酵素菌剂,密封标注专属环保瓶。“原来厨余垃圾能变肥料,以后家里果皮菜叶都能堆肥!”“我要教爸妈堆肥,一起为环保出力!” 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。
多元互动:游戏化传递绿色理念
外场游园会以 “光盘行动倡议墙”“垃圾分类大作战”“环保知识我知道” 三大主题区为载体,通过手绘光盘承诺、垃圾分类游戏、生态知识竞答等形式,将环保教育融入趣味互动。参与者通过完成挑战赢取 “魔法种子套装”,在寓教于乐中深化环保认知,实现绿色理念的 “带回家”。
此次活动以创新的 “学、做、玩” 三位一体模式,通过科学课堂的知识启蒙、亲手制作堆肥的实践探索、趣味游园的长效激励,成功搭建起 “教育一个孩子、带动一个家庭、影响整个社区” 的环保链条。寿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与生态教育融合实践,推动形成全民参与、共建共享的绿色生活新图景,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